全国首个重力储能项目主体工程封顶
发布时间:
2023-11-01 21:23
科技日报讯 (记者金凤)记者10月27日获悉,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全国首个重力储能项目——如东100兆瓦时重力储能项目主体工程于近日正式封顶。该项目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并网。
今年7月下旬,由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天楹)投资建设的“如东100兆瓦时重力储能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5亿元,建设规模为100兆瓦,发电功率为25兆瓦,主体建筑为一座长120米、宽110米、高148米的35层储能塔。
中国天楹项目现场负责人吉顺林告诉记者,该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重力储能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风光等新能源产生的富余电力或电网谷、平电力将重力块提升至一定高度,将电能转换为势能进行存储;在需要电力时,系统再逐次下放重力块,将势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该系统既适用于电力的调峰调频,也可用于新能源电力的储存与利用。
吉顺林表示,中国天楹的重力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储能技术,具备安全性高、经济性强、寿命长、储能时长灵活等优点。重力块的生产原料为垃圾焚烧底渣、建筑垃圾、尾矿、煤灰、玻璃纤维等废弃材料,无化学风险,并且储存介质较难退化,整个系统更加绿色、安全。
“重力储能的出力特性更接近火电机组,具有安全性高、环境友好、出力稳定的优势,是良好的调峰资源,推广应用后可作为调峰容量的重要补充,增强尖峰负荷时段的电网供电能力。”国网南通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方式计划室主管刘海东介绍,新型重力储能的灵活调节优势也有助于平抑风电、光伏的出力波动,有效促进新能源的就地消纳,提升电网运行效益。
刘海东表示,近年来,国网南通供电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建设储能管控平台,以重力储能试点建设为契机,基于“新能源+重力储能”应用场景,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探索构建储能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制定重力储能的调度管理体系。未来,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将通过参与制定重力储能相关标准和规程规范、践行并优化重力储能运行机制等方式,全力引导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版权及免责声明:
一、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的局部或全部原创内容或服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不慎涉及侵权,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
联系电话:010-53526198 邮箱:zgnycyfznh@163.com
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年会暨能源产业创新博览会
环球网能源频道
能源产业聚焦


下一页
下一页
| 相关储能
| 相关推荐
能源金融
2023-11-27
2023-11-21
2023-11-20
2023-11-15
2023-11-15
2023-11-15
2023-11-14
2023-11-13
高端沙龙

2022能博会大咖云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