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枸杞红
发布时间:
2023-09-14 18:07
枸杞正红时,戈壁启欢歌。时下,正是柴达木枸杞采摘季。戈壁滩上,一串串娇艳欲滴的红枸杞挂满枝头,枸杞生产加工车间里,在强劲电能的保障下,生产线满负荷运行……
“柴达木枸杞品牌越来越响,我们供电保障责任也越来越大。”9月11日,在昆仑山下的格尔木亿林万亩有机枸杞种植基地,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员工邓骅馨和贺霏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基地生产动态,及时调整基地供电方案,并对种植基地的用电设备进行“义诊”。
红彤彤的枸杞铺满地,村民在晾晒枸杞。(汪晓刚 摄)
作为柴达木最具特色的产业,2023年,柴达木枸杞种植面积近3万公顷,可采摘面积2.26万公顷,预计海西全州枸杞鲜果总产量可达17.6万吨。在产业化发展的带动下,柴达木枸杞成为戈壁滩上迸发生机与活力的“红色产业”。
产业要发展,电力需先行。立足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推动实施乡村电气化发展项目,加快电力在智能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方面的应用,以农业电气化服务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和高原特色产业发展。
在亿林种植基地采摘现场,基地负责人赵明辉穿梭忙碌,“电力助农让我们种植基地与时俱进,向产业化、现代化加快发展。今年基地的有机枸杞种植又迎了大丰收,这都离不开‘电力网格员’的悉心帮助指导,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工作人员在电气化枸杞生产线上加工枸杞。(汪晓刚 摄)
为了保障枸杞产业“红红火火”,今年以来,国网海西供电公司持续开展改善农村供电质量、优化农村供电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行动,“电力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种植企业制定用电方案、排查隐患,并建立销号机制指导企业规范整改,安全稳定用电,及时完成了13条线路“一线一方案”编制、13条线路的差异化综合检修,累计安装分界开关30台。
种植基地采摘忙,厂区车间生产忙。在十几公里外的格尔木亿林枸杞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刚运送过来的新鲜枸杞需要抓紧时间加工处理。新鲜枸杞因为皮薄、汁多,极易烂果,需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清洁、晾晒、烘干、色选、静电毛发分离等工序。“近期加工车间用电负荷增大,用电量增加,供电员工一对一、点对点指导我们开展用电设备规范自查,制定符合我们企业生产特点的服务档案,保障了生产高峰期用电可靠稳定。”亿林公司销售经理蒋芳说道。
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枸杞清洗现场了解用电情况。(汪晓刚 摄)
紧跟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助力枸杞“红色产业”提能升级,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从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发,积极探索实践“政府+电力+枸杞加工企业+杞农”的合作模式,赋能枸杞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高原新兴产业。
“在枸杞采摘前,我们供电部门提前做好负荷调控,安装临时变台,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枸杞深加工企业安装、检修电力线路及电器设备,推广带电作业,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国网海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邓斐杰说。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海西州近百家枸杞企业已建成了制干、色选、包装等生产线,形成了从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链条和有序竞争的良性发展体系,开发出冻干枸杞、枸杞汁、枸杞籽油软胶囊、枸杞酒等系列产品,“红色产业”正向着更高效、安全、循环、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产业体系迈进。
带着高原特有的味道,柴达木枸杞红遍国内外。助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正加大农村供电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电气化,探索推进零碳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常秉玉 马秀鹏)
来源:
作者:

版权及免责声明:
一、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的局部或全部原创内容或服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不慎涉及侵权,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
联系电话:010-53526198 邮箱:zgnycyfznh@163.com
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环球网能源频道
凡特科技

| 相关推荐
能源金融
2023-09-27
2023-09-26
2023-09-26
2023-09-26
2023-09-26
2023-09-25
2023-09-25
2023-09-25
高端沙龙

2022能博会大咖云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