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传真:010-53526196
电话:010-53526198
技术支持: 北京韬能资询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韬能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 京ICP备2022026751号
邮箱:zgnycyfznh@163.com
以氢能智慧园区为核心的碳中和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氢能智慧园区推广方案
概况
在“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东方锅炉积极响应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号召,推出了以氢能智慧园区为核心的碳中和解决方案,主要面向钢铁、化工等封闭、半封闭园区,为其提供交通、电能、热能、原料等综合能源替代服务。通过氢能源示范园区的建设,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氢能智慧园区推广方案。
该方案以绿氢制取为核心,形成一条贯穿氢能产业链条的示范线,打造一座“零碳”的综合能源示范园区。园区包含可再生能源发电耦合电解水制氢系统、高密度储运氢系统、加氢系统、氢燃料电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等子系统,主要面向钢铁、化工等封闭半封闭园区,从交通、工业、供能三个层次为其提供综合能源替代服务,助力实现深度脱碳。
优势及特点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容量匹配的分布式光伏或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同时可借助工业厂房布置屋顶光伏。整体发电系统按照自发自用运营模式考虑,电站建成后,将光伏直流电量或风电逆变后直流电量直接并入制氢设备直流侧,供给PEM电解水系统作为制氢电源使用。
(二)电解水系统
本方案采用与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相匹配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产氢压力超过3MPa,电解消耗的纯水由水箱经加水泵注入电解液循环系统经过滤后进入电解槽。电解槽在电气设备提供的直流电源驱动下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氢气和水的气液混合物从极框上的气孔流过气道,进入氢气分离器,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气水分离。分离出的氢气经过进一步冷却、洗涤,最后经过纯化设备提纯后进入氢气储罐,作为园区其他子系统氢气来源。
(三)储氢系统
拥有固态储氢或有机液态储氢两种技术路线,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通过固态媒介或不饱和液体有机物的吸氢和放氢过程,实现氢气的高密度、高安全储运。
(四)加氢系统
为园区客户提供燃油重卡等车辆替代服务,同时建设撬装或固定式加氢系统为车辆提供加氢服务。压缩氢气经过管道进入加氢机,加注至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储氢瓶,并将加氢数据由显示屏显示给用户。
(五)氢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系统
根据需求采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或冷热电三联供路线,通过燃料电池将氢能转换为电能、热能及冷能,实现对园区的多级能量供应。
应用及贡献
2022年8月24日,制储用一体化多场景氢能全产业技术应用示范园——东方电气氢产业科技应用示范园在东方锅炉德阳制造基地正式投运。
示范园集中展示了以工业副产物的纯化制氢、以余热固体氧化物制氢、以光伏发电制取绿氢、以垃圾与生物质制取“超级绿氢”的多种绿色高效制氢技术与装备系统,其中垃圾和生物质制氢是业界第一个示范应用;集中展示了高压气态、有机液态、固体颗粒和氢化金属等储氢和氢储能最新技术与装备系统,其中有机液态、固体颗粒和氢化金属储氢装备为目前国内最大容量的系统;集中展示了氢燃料电池的多种交通运载装备系统、燃料电池的氢热电联供高效装备系统和固体氧化物氢发电装备系统,其中氢燃料电池车辆的氢耗量与运行累计里程国内领先,热电联供装备系统的氢能综合利用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本方案通过氢能智慧园区的建设,将实现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的整合和应用,将化工、钢铁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园区打造成为“零碳”示范园区,以示范带动技术升级、装备制造、产业国产化,助力企业及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
版权及免责声明:
一、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的局部或全部原创内容或服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不慎涉及侵权,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电话:010-53526198 邮箱:zgnycyfznh@163.com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
环球网能源频道
能源产业聚焦
新闻线索热线:010-53526198
投稿邮箱:zgnycyfzn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