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传真:010-53526196
电话:010-53526198
技术支持: 北京韬能资询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韬能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 京ICP备2022026751号
邮箱:zgnycyfznh@163.com
地热呼声起, 双碳“热”意浓| 地热能产业发展专题报道①
开栏语
有深度,就有热度。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提出:“地下是一个大热库,是人类开辟自然能源的一个新来源,就像人类发现煤炭、石油可以燃烧一样,要将地下的热取出来。”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地热能,具有储量大、能源利用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和节能减排等优点。和风电、光伏等相比,来自地下的地热能具有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可以用于供暖、制冷、发电,被视为实现”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力量。
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全面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有序推动地热能发电发展。
当前,我国地热能产业处在发展初期阶段,企业技术和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有利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政策环境仍需不断完善,行业期盼着地热真正”热“起来。
在此背景下,《能源产业聚焦》编辑部联合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环球网能源频道推出“地热能产业发展专题报道”。主要围绕地热能产业发展情况展开,聚焦浅层/中深层利用情况、地热+、技术优势与瓶颈、地方和企业发展趋势,以及梳理出地热能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和有关政策等。以期为从事和关注地热能的企业、人士提供参考,进一步更好地推动地热能产业蓬勃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奉献力量。
版权及免责声明:
一、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的局部或全部原创内容或服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不慎涉及侵权,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电话:010-53526198 邮箱:zgnycyfznh@163.com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
环球网能源频道
能源产业聚焦
新闻线索热线:010-53526198
投稿邮箱:zgnycyfzn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