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151个项目,中冶集团助力绿色雄安建造
发布时间:
2023-02-24 21:01
2月23日,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喜迎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冶集团共同组织的“走进新国企·高质量中冶”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冶集团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成功举办。
作为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首场“走进新国企”企业开放日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邀请媒体团走进被誉为作为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感受企业凭借在钢铁冶金领域积累的专业技术优势和业务资质优势成功实现转型,成为“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先锋队、新兴产业领跑者排头兵” ,对于此次活动,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首席顾问牟思南感触颇深。
十载栉风沐雨,十年精彩蝶变。十年时间足够久,久到可以见证互联网的兴衰,久到可以见证新能源的崛起,久到可以见证公司的蜕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写下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恢宏壮丽的崭新篇章。在这期间,很多公司坚定不移走高技术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先锋队、新兴产业领跑者排头兵”,且不惧艰辛,走出了一条涅槃重生、逆势攀升、跨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这其中就包括中冶集团。
为了跟上时代步伐,中冶集团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蜕变。
为了矢志“忠党报国”笃行初心使命,中冶集团进行了全局性产业链迭代升级,全面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并且尽全力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凸显支撑作用,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成绩就是深耕国家中心城市和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成立后,中冶集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中国中冶雄安新区投资建设指挥部。目前,中冶集团有22家子公司在雄安设有常驻机构,14家设有分公司。截至目前,各子公司共计承揽151个项目,数量位居央企首位,累计合同额近200亿元。
中冶集团主要从科技、绿色以及质量三方面为雄安注入了永恒活力。
科技之力
众所周知,雄安的定位之一为“未来之城”,未来=科技,所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在科技含量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首先,中国二十二冶河北雄安容西1号混凝土搅拌站运用“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通过“5G+VR”,实现百人科创团队线上对BIM模型及图纸的异地协同设计,将物理蓝图上的每一处坐标分毫不差地精准构建,让建筑在云端预先呈现,保证了施工阶段方案零修改,一次成型。
另外,为保证雄安新区各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强管理团队力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从各个区域抽调“精兵良将”参战,组建了一流的项目管理团队。无数建设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持走高质量高技术发展之路,斩获多项质量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荣誉,雄东片区A单元一标段安置房项目获得发明专利2篇,并获得河北省优质结构工程、河北省BIM示范工程,北京市工程建设BIM一类成果、河北省建设工程“燕赵(善道)杯BIM技术应用大赛(综合组)三类成果”、河北省智慧工地示范工程三星评价等荣誉。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二十冶集团还自主研究出了一套参数化市政建模,成功打通了项目BIM平台、智慧工地平台与雄安建管平台的数据互通,受到项目业主、监理等各方的称赞,同时实现了施工速度快、质量控制好、安全可靠性高、文明施工形象好的目标,以数字技术高标准建造了“智慧之城”。这也意味着在项目完工后,“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等“城市病”在雄安将绝迹。
这一切无不体现了中冶集团的科技之力。
绿色之彩
为守护雄安底色,为“绿色雄安”保驾护航,在建设过程中,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采用了大量“绿色科技”。
与传统搅拌站低端、污染、密集、粗放相对比,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雄安容西1号混凝土搅拌站是绿色零排的“ 无废工厂”。采用全封闭生产、集中除尘、清洁能源、地源热泵等国内先进设备及工艺,保证固废、废气、污水真正实现“零排放”。
另外,通过采用抑尘、中水处理、雨水收集、砂石分离、地源热泵、除尘“六大系统”,形成沥青烟气全分解、废水废料全回收、粉尘收集零排放、生产噪声全隔离、智能设备全节能、花园工厂零污染“六大亮点”。
同时,封闭生产、先进储料、绿色零排、智能控制、超低能耗、以及“全程质保”的绿色生产体系,既保证了大规模建设的原料供给,又为“绿色雄安”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二十二冶河北雄安容西1号混凝土搅拌站深入探索固废资源化利用,拓展与中国五矿及中冶建研院的铁尾矿砂、沥青回收粉固废利用的产业内部协同,及科技研发协同,大力推进“雄安标准”的产业链协同创新,延伸绿色产业链,促进金属矿业与建筑业产业协同,加强生产企业与研发机构的科研协同,不断完善协同科研的重点任务、实施路径、推进计划、责任链条,确保各项科研成果高效有序落地。
不管是利用地源热泵,还是固废资源化利用,抑或是污水零排放,无不体现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的绿色能源意识。
质量之重
城市建设,质量之重,不言而喻。
安置房项目是雄安新区建设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肩负着保障高铁枢纽周边居民搬迁安居的重任,同时因为面积巨大,对施工方质量方面有着严格的考验。上海宝冶集团通过建筑工艺工法、施工方案的变更与优化,新技术的应用等“技术创效”措施,不放过每一处细节,最终交出了完美的答卷,也彰显“中冶质量”。
建设一座未来之城,不能只看“表面”功夫,还需要深植地下一座城,深知这个观念的中国二十冶集团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时,采用了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和先进的管廊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采用人工智能、AI导航、5G传输等众多智能化技术,把BIM技术运用到雄安新区建设的“最前线”,建立了包含建设统筹、招采管理、成本合约、设计管理、工程管理、安全质量的项目管理体系,凸显了“新时代高质量之样板”。
中冶集团为胸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扬“风雨无阻、日夜兼程”“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紧紧围绕雄安新区建设大局,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工作,持续为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冶集团以此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提高自身水准,以高效智能化生产和精细化管控为雄安新区建设保供、为雄安质量树标筑基,以一流项目服务国家战略、展现中冶担当。
(责编:张岩)
来源: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一、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的局部或全部原创内容或服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不慎涉及侵权,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
联系电话:010-53526198 邮箱:zgnycyfznh@163.com
“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
环球网能源频道
能源产业聚焦


下一页
下一页
| 相关推荐
能源金融
2023-05-30
2023-05-30
2023-05-30
2023-05-30
2023-05-30
2023-05-29
2023-05-29
2023-05-29
高端沙龙

中柬两国将加大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合作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