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A与EPO联合发布《海上风能专利洞察》报告
发布时间:
2023-11-20 09:42
11月9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与欧洲专利局(EPO)联合发布《海上风能专利洞察报告》,通过分析全球海上风能技术[1]专利族数据,揭示了海上风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02至2022年,全球海上风能专利申请量共计约17000项,平均每年增长18%,但2014-2017年专利申请量停滞不前,随后急剧增长。主要结论如下:
(1)欧洲、亚洲和美国推动海上风能发明专利增长,并将主导未来市场。申请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占专利总量的52%),其次是韩国(6%)、德国(5%)、日本(5%)、美国(4%)和丹麦(4%)。国际专利[2]占所有专利申请量的27%(4657项),申请量排名前10国家中有7个是欧洲国家。德国、丹麦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美国、中国、日本分别居于第3至5位,韩国排第11位。在主要针对国内市场非国际专利中,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反映了中国对巨大的本土市场的依赖。维斯塔斯、西门子、通用电气、三菱重工和日立公司是海上风能国际专利的主要申请机构。
(2)浮动式底座、物流和绿氢发明专利申请活跃。大多数发明专利集中在浮动式底座、运输设备以及涡轮机安装。海上风能与电解槽耦合这一新兴领域的创新活动正迅速增长,2020-2021年国际专利数量翻了一番,这也符合市场对于绿氢经济价值的巨大期望。国际专利中,浮动式底座占49%,其次是运输、安装和架设(26%)。
(3)浮动式底座有助于扩大海上风能市场。市场趋势表明,浮动式基座有潜力将涡轮机安置在深水区域,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专利数据证实了这一点,行业参与者正在这一技术领域进行创新。
(4)塔架和叶片设计重点关注减少钢材需求和提高可持续性。行业正寻找塔架的替代设计,即混凝土和晶格结构,还探索模块化叶片组装方法和可持续回收叶片,促进循环发展以解决制造和运输挑战。
(5)在传动系统中增加稀土材料使用。永久同步磁铁发电机的利用率增加,也促使制造永磁体所需稀土材料的需求增加。
(6)现场储能和制氢用于平衡电力系统并创造附加值。数据显示,储能相关专利增加,特别是海上风能与制氢的耦合。
(7)输电基础设施需求推动了海底电缆创新活动。专利数据显示,在海底布线方面的创新增多,该技术可以经济高效地连接供需。
(8)海上风能与其他能源混合发电受到关注。为挖掘海上风能解决方案的潜力,许多创新活动将海上风能与光伏、海洋能等其他技术相结合。不过,2013年以来创新活动保持稳定,这可能由于海上风能成本下降,而海上风能与其他海洋能混合发电在操作运维方面的复杂性又抑制了海上风电技术发展。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来源:
双碳情报
作者:

版权及免责声明:
一、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的局部或全部原创内容或服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不慎涉及侵权,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
联系电话:010-53526198 邮箱:zgnycyfznh@163.com
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环球网能源频道
能源产业聚焦


| 相关推荐
能源金融
2023-12-07
2023-12-07
2023-11-27
2023-11-21
2023-11-20
2023-11-15
2023-11-15
2023-11-15
高端沙龙

2022能博会大咖云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