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容量!全球首批镁基固态储运氢车交付,镁基储氢为镁行业提供新机遇
发布时间:
2023-10-23 23:57
据报道,全球首批镁基固态储运氢车近日在宜兴交付。据了解,此次交付的镁基固态储运氢车,采用20尺标准集装箱式设计,单罐储氢量为1吨,可根据场景需求组合达到更高容量的氢气储存能力,以及进行氢气的大规模、长距离运输。该产品已获得中国船级社罐式集装箱检验认证。
储氢方式分为固态、气态和液态储氢三种。目前气态储氢技术成熟,但储氢密度低;液态储氢在液化过程中能耗高、易挥发、成本高,皆不是首选储氢方式。固态储氢兼具可靠、安全、体积效率高的优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镁基储氢密度是气态储氢的 1000 倍、液态储氢的 1.5 倍,储氢密度高; 储氢过程中化学反应简单,无需额外的低温、高压装置,成本低;存储 及运输过程条件简单,安全性强。镁基储氢由于其巨大潜力近年来获得 了大量关注,多所高校研究所对镁基储氢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镁资 源丰富、反应过程环保也使其在储氢环节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先关标的,首创证券建议关注与重庆大学合作有望加速镁储氢实现产业化,多项目即将投产具备高成长性的云海金属。
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从材料端来看,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及科研机构布局固态储氢材料研发和应用。按材料路线分类: 1. 云海金属与重庆大学潘复生院士团队、氢枫能源与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团队采用合作方式主攻镁基合金材料的开发与研究; 2. 厚普股份与四川大学团队合作布局钛系和钒系材料研发生产;3. 圣元环保与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合作攻关钛系和稀土系固态储氢材料的研发;4. 厦钨新能专注于钛系和稀土系储氢材料的开发;5. 鸿达兴业、包头稀土研究院和燕山大学分别在各自金属材料领域进行研发和攻关。
来源:
金融界
作者:

版权及免责声明:
一、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的局部或全部原创内容或服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不慎涉及侵权,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
联系电话:010-53526198 邮箱:zgnycyfznh@163.com
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年会暨能源产业创新博览会
环球网能源频道
能源产业聚焦


上一页
上一页
| 相关氢能
| 相关推荐
能源金融
2023-11-27
2023-11-21
2023-11-20
2023-11-15
2023-11-15
2023-11-15
2023-11-14
2023-11-13
高端沙龙

2022能博会大咖云集
